為提供本市國高中生更多樣化的自主學習資源,提升學生參與藝文活動的興趣,特調查本市所轄各場館上半年辦理的藝文活動,依報名屬性分為常態活動和專案規劃兩大類別:
1.常態藝文活動:譬如常設展、一般開放性展覽或自由報名活動,師生於課餘時間皆可依備課需求或個人興趣,自主決定參與。
2.專案規劃活動:偏向客製化的活動規劃,須團體集體報名參與或是學校申請,請各場館提供可客製化活動初步規劃,學校老師及學生可依據需求,個別聯繫場館辦理。
講座、工作坊
1 | 工作坊 | 記憶之河—多元敘事逐格動畫工作坊 | 如果你是當時的 ,你會怎麼做? 臺北記憶倉庫原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由當時在臺的日本財團 「三井集團」於1913-1914年所興建。建築座落於臺北北門﹑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車站旁﹐鄰近淡水河﹑大稻埕碼頭,其空間反映了當時臺北興盛的貿易發展﹐也見證商貿運輸產業從水路轉向陸運的歷程。 「記憶之河」多元敘事逐格動畫工作坊﹐將從臺北記憶倉庫出發,透過導覽及動畫影片欣賞,帶領學員認識大臺北地區發展的歷史背景,並透過角色情境模擬,反思多元族群與自然資源/環境的互動關係,最後透過逐格動畫的製作呈現學員們對其歷史演進的想法。 |
2 | 工作坊 | 點點滴滴‧水玉曼陀羅時鐘 | 點點滴滴‧水玉曼陀羅時鐘 |
3 | 工作坊 | 絢爛繽紛-花磚繪染工藝體驗 | 絢爛繽紛-花磚繪染工藝體驗 |
4 | 工作坊 | 羊毛氈水豚君泡湯中 | 羊毛氈水豚君泡湯中 |
5 | 工作坊 | ㇐絲微光毛線燈 | ㇐絲微光毛線燈 |
6 | 工作坊 | 植物小昆蟲製作工作坊 | 植物小昆蟲製作工作坊 |
7 | 工作坊 | 端午除穢百寶袋-艾草香包工作坊 | 端午除穢百寶袋-艾草香包工作坊 |
8 | 工作坊 | 植物花紋拓印陶盤體驗 | 植物花紋拓印陶盤體驗 |
9 | 工作坊 | 流動畫水晶托盤 | 流動畫水晶托盤 |
10 | 工作坊 | 藺草絞編手掌草帽工作坊 | 藺草絞編手掌草帽工作坊 |
11 | 工作坊 | 梅好新生活-梅酒製作工作坊 | 梅好新生活-梅酒製作工作坊 |
12 | 工作坊 | TAIWANIZE-春聯DIY 課程 |
課程內容: 揮毫迎新春,書寫屬於自己的幸福春聯!書法大師親授,零基礎也能學 課程費用:現場報名100元 |
13 | 工作坊 | MORISHU-蛇來運轉來跳燈 | 蛇來運轉來跳燈 ㇐起來跟麻糬兔提蛇燈過蛇年!蛇來運轉2025~Go!Go! 果子老師出動教學!簡單好玩又有趣~玩什麼? * 輕黏土DIY-可愛小蛇的製作 * 彈簧與燈的藝術火花新結合 * 訓練手力與耐心度、細心度 * 提花燈去看燈節 |
14 | 工作坊 | AromaBrand -聞香識愛:專屬情侶調香活動 | 課程內容:香氛體驗-冬天溫暖香氣 在繁忙俗世裡,每個人身上都掛著無數的身份、標籤,背負著無形的壓力與期待。無數人在束縛中,開始了對於獨㇐無二的追尋,並希冀在這漫漫孤獨路上能與完美契合的靈魂伴侶相遇,並肩走過四季更迭。風靡全球的 MBTI 人格心理測驗,串連擁有故事性的 DIY 個性化調香體驗,香氣不同於視覺或聽覺,它能夠觸及更私密的情感層面,並在不經意的瞬間觸動心弦。當我們親手調製並交換氣味時,感官與情感會相互交織,進而深化默契與信任,讓這段共同創造的體驗在記憶裡恆久留香。正是透過這樣的「聞香識愛」,讓愛的訊息不僅停留在眼前,更能深深烙印在彼此靈魂深處。 今年情人節,讓我們以香為引,誘出彼此的靈魂本味。課程費用:1,314元 |
15 | 工作坊 | 蒔光 -〝㇐起種樹吧〞 DIY植物手作課 | 課程內容:導覽至西門紅樓二樓〝永續林計畫:木與生活 〞靜態展覽區,傳達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利用圖文故事解說,以簡單趣味的方式吸引孩子投入故事及了解何為永續發展,以及介紹種子的生命循環過程。 材料包含:小木方組盆寬8cm ⾧15cm、殼斗科樹苗、 Leaf’n Joy動物親子微型零件公仔、手作 課程時間:導覽及手作課程共約1小時主辦單位:16工房-知音文創 |
16 | 講座 | 北藝筆記 | 由社會系學者洪儀真老師與神經科學博士暨手風琴演奏家李承宗老師,從「北藝嚴選」節目中擷取出社會學、音樂學與生物學的知識,帶民眾更深入探討節目背後的學術理論。 |
17 | 講座 | 北藝人物 | 邀請「北藝嚴選」節目藝術家為作品進行解密。 3/5:解密郭貝爾的藝術思維:音樂、劇場與時代的對話 4/3:《冬之旅》的變形記──談爵士台語版《冬之旅》的改編 |
18 | 講座 | 戲劇構作開放課程 | 北藝學院「戲劇構作課程」邀請臺灣最重要的戲劇專家與學者齊聚㇐堂,規劃㇐年二期豐富精彩課程,春季課程(3-6月)將從東方古典文學啟程,由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分享40多年的戲曲構作經驗;中研院學者胡曉真從明清小說中的話術技巧,揭開古典小說的文字魅 力;戲劇顧問吳政翰從多年的實務經驗,介紹戲劇顧問的角色與功能,開放有興趣的民眾購票參加。 |
19 | 工作坊 |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人權工作坊 | 臺灣近代⾧期處於威權高壓統治之下,在這段歷史中,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期是臺灣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事件。為了推廣人權教育,希望藉由每個月辦理㇐場人權工作坊,以及三場人權走讀,用互動式學習,讓民眾產生歷史參與感,增進對二二八歷史事件的認識,藉此有效推廣人權教育於生活中。 |
節慶、綜合活動
1 | 節慶 | 心村聚 | 音樂、裝置藝術、市集 |
2 | 節慶 | 2025臺北文學季 | 2025臺北文學季以「靈距離」為題,希望透過科技工具等多重議題探討數位浪潮下的「溝通術」,從3月到6月陸續以系列活動、主題特展、市圖好書展、國際華文作家及文學閱影展等分別策畫,以「靈距離」的概念為核心出發,邀請民眾㇐起拉近文學與你我的距離。 |
3 | 活動 | DanceforHood 街舞推廣課程-小伶老師 | 新的㇐年,我們邀請到教學經驗豐富的小伶老師,在電影公園用最快樂的 House體驗課,帶你從零基礎出發,跟著音樂㇐起流動🎶🎶🎶 |
4 | 活動 | DanceforHood 街舞推廣課程-una老師 | ✨你對街舞充滿興趣,卻不知道從哪開始?或者你想提升舞技,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 讓你從零開始,感受街舞的魅力! |
5 | 手作 | 嘜頭體驗及茶包DIY(30分) | 體驗茶箱嘜頭印刷專屬自己的新春春聯迎新年,並搭配親自手作茶包DIY體驗,作品皆可以帶回家自己留存,也可以送禮與親朋好友分享美好茶香回憶。 |
6 | 綜合活動 | 芝山週末現場體驗活動 | 水苔球DIY、標本製作 |
7 | 綜合活動 | 固碳調查兵團-環境教育方案 | 了解生活中的碳排放量、認識老樹及減碳方法 |
8 | 綜合活動 | 都市鳥類初體驗-環境教育方案 | 認識鳥類嘴喙關係 |
9 | 綜合活動 | 2025 城西夏樂慶 | 城西夏樂慶為剝皮寮歷史街區春夏之際年度㇐大活動,文史與數位結合的教育推廣內容,並以走讀、工作坊、表演藝術等,豐富多元活動於清明時節和 大小朋友㇐起玩艋舺。 |
展覽、導覽
1 | 常設展導覽 | 黃金年代的光與影 | 1920至1930為臺灣文化的黃金年代。 為擺脫臺灣人在殖民統治下的不平等對待,㇐群知識青年及傳統仕紳組成臺灣文化協會,藉由講座、戲劇、發行雜誌等活動來改善民眾知識水平。在大眾自覺推動之下,各種藝文創作蓬勃發展,形塑大稻埕的絕代風華。以市定古蹟臺北北警察署為基地設立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承載著1920年代歷史意義,以「新文化運動」為名,彰顯時代的傳承,館內㇐樓為常設展展區,內容以1920年代為背景,並透過現地展示呈現北警署特有的扇形拘留室及水牢設施。 |
2 | 特展導覽 | 南無警察大菩薩:臺北北警察署歷史特展 | 日治時期,警察權力包山包海,從戶口到衛生、從治安到思想,樣樣都能管。位在大稻埕的「北署」是管理臺北市的重要警政機關之㇐,特別與臺灣人的政治社會運動、民俗信仰活動有關。本次特展以北署為起點,透過沉浸的氛圍營造、警察歷史回顧,讓民眾了解在日治時期要成為㇐位警察大人的過程,以及北署⾧、執勤員警的面貌。從古蹟建築的歷史脈絡切入策展,從而展現文 化資產再利用的精神底蘊,也呈現更完整的時代視角。 |
3 | 常設展導覽 | 新芳春茶行90週年紀念展 | 以年表、建築、茶業、生活與民眾連結等主題,完整呈現新芳春茶行的各個面向,引導觀眾探索館內時能更進 ㇐步地認識屬於這座古蹟的故事。 |
4 | 展覽 |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 | 本展覽由獨立策展人道格拉斯.佛格策劃。本展集結藝術家近70件大型攝影作品、壁紙裝置以及2部動態影像,展現德曼處理攝影影像與真實世界之間互為表裡的對位關係,以及他對當代社會中影像文化慣性與認知悖論的提問。 |
5 | 展覽 | 黑潮:賴純純回顧展 | 本展以「黑潮」為名,象徵賴純純創作純然而深邃、多變卻㇐貫的特質。展覽邀請藝評家張晴文擔任客座策展人,預計透過四個子題梳理賴純純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展出油畫、壓克力繪畫、複合媒材繪畫、雕塑、 裝置、手稿、影片與文獻等。 |
6 | 特展 | 20+現在進行未來:台北偶戲館20週年特展 | 當台北偶戲館迎來第二十個年頭,慶祝從初生到如今躍進成熟的蛻變。本展覽不單純是對過往歲月的追憶,更是對未來的㇐次大膽預見。如同㇐位踏入 20歲的年輕人,充滿了蓬勃的活力、探索未知的勇氣和擁抱世界的熱情。由捐贈者的愛、市政府的支持、建築師的創意和社會各界的期待共同孕育而生。成⾧,伴隨著期盼和希望,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每㇐份文件、每㇐場演出、每㇐檔展覽,乘載著歲月的痕跡。 「20+現在進行未來:台北偶戲館20週年特展」如同20歲青年般的豐富面貌—充滿活力、勇於探索和無限的可能性。透過過去的紀錄、當下的實踐,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我們邀請藝術家與創作者和每㇐位來訪的朋友,㇐同探索這個不斷進行中的未來,如何在傳統與創新的交織下,持續進化,迎向更加多彩多姿的未來。 本次特展呼應台北偶戲館作為20歲年輕人的設定,特別邀請了彭㇐航、周學涵、陳穎蓁和飛人集社等四組藝術家,以獨特視角展現台北偶戲館的成⾧歷程,並向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借展,描繪出偶戲作為靈感來源的無限可能與多元面貌。 |
7 | 常設展 | 小小偶大世界常設展 | 「小小偶‧大世界」規劃歷史、變化、共創、消逝、未來五個展區,將台灣與世界並置,跟隨歷史的腳步,看見台灣偶戲的原創和未來! 結合知識與互動裝置,打造全新舒適的展覽空間,從稚齡到樂齡的觀眾,都可以在台北偶戲館享受到觀展樂趣。 讓日常與非日常接軌,重新思考「什麼是偶戲?」生活隨處可見偶戲的影子 ,睡前小手揮舞的老鷹影子、廟埕前熱鬧的酬神戲、芝麻街的艾蒙和大鳥,偶戲並不是束之高閣的表演藝術。 可以是純粹的娛樂,也可以是社會文化的縮影,發生在世界各地,充滿各種可能性。 我們希望將時/空凝縮在常設展中,從古文明到未來宇宙,從彼岸到小島。 在戲偶/偶戲身上,看見歷史文明發展的軌跡,透過裝置感受文化技藝的豐富性。用小小偶訴說大世界的故事。 |
8 | 導覽 | 芝山巖惠濟宮 走讀 | 認識開漳聖王的事蹟及芝山巖惠濟宮的歷史 |
9 | 展覽 | 世壯運博覽會 | 呼應世壯運「運動無界、人生無限」的主旨,以「動起來,無所設限!」的概念跨產業、跨領域與跨世代,使國際看見臺灣聞名於世界的運動科技,藉由專區策展、空間營造、互動科技使世壯運賽場的熱血氣氛貫穿整個展覽體驗過程,讓大眾看見全民運動、產業科技、資源永續、文化創意相互加值效果。 |